首页 > 农业百科 > 蔬菜水果 > 油菜马铃薯设施蔬菜春管技术措施

油菜马铃薯设施蔬菜春管技术措施

发布于:2023-10-02 08:00:01 蔬菜水果 阅读:

油菜抗旱栽培技术措施

油菜的耐旱性较差,针对油菜抗旱栽培,提出如下油菜抗旱技术措施。

1.适时抗旱。北方旱地油菜,不宜采取动土的操作,如浅锄、松土、或培土壅根等。动土则土壤墒情跑得更快,加快死苗;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则要尽早浇水抗旱,具体做法是采用沟灌的方式,将水引入厢沟中,水面淹过沟深四分之三处,保持一天左右,让水分渗透到厢中,然后及时放水以免产生渍害;水源有限的地区,可用水管或人工担水浇湿厢面抗旱,保证土壤湿润深度30公分左右。一旦旱情缓解,则要抓紧追肥促苗和中耕保墒,即浅锄土壤,刨碎土块,减少土壤大缝隙、降低土壤水分蒸发量;无法灌(浇)水的油菜地也可喷施防旱保水剂,用黄腐酸(又名抗旱剂1号、FA绿野)1000~1200倍水溶液叶面喷施,减少水分蒸发。

2.中耕除草和秸秆覆盖保墒。长江流域有灌溉条件的水田油菜在及时灌水的同时,抓紧中耕除草,促进油菜春发壮苗和根系发育,增加根系对土壤深层水分的吸收利用能力。有条件的地区可用稻草、树叶覆盖油菜行间裸露地面,每亩用量75-100公斤。以有效地减少地表蒸发,提高地温,抑制杂草生长。

3.及时科学追肥促苗。对不同苗情油菜和不同干旱程度主产区油菜要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施肥。

(1)对于长势正常油菜及时追施薹肥,在抽薹初期每亩撒施尿素4-6公斤、氯化钾2-4公斤,如果基肥未施硼肥或施用量不足,喷施优质硼肥(如速乐硼)30克左右(分两次,浓度0.2%,两次相隔一周左右),在喷施硼肥时可同时喷施磷酸二氢钾100克左右(分两次,浓度0.5%)。

(2)对干旱严重地区要及时补充营养,目前要采用叶面施用和结合抗旱土壤施肥双重措施促进油菜生长。叶面施肥可采用下列混合配方:尿素50克、磷酸二氢钾50克、硝酸钾20克、速乐硼10克,兑水20公斤,连续喷施3次,每次相隔5-7天;结合抗旱浇水措施,在排完沟水后立即每亩撒施尿素2-4公斤、磷酸二铵1-2公斤、氯化钾1-2公斤,如能结合中耕松土施肥效果更佳。

4.病虫害防治。干旱期间主要病害为白粉病,药剂防治方法为发病初期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丰米500~7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等药剂。防治2~3次,每次间隔7~10天。干旱后苗弱,抵抗力下降,如天气湿度大则菌核病、病毒病和霜霉病等病害发生可能严重,在气温回升后要密切监测,并做好防治指导。

干旱季节苗期有蚜株率达10%,每株有蚜1~2头,或抽薹开花期10%的茎枝或花序有蚜虫,每枝有蚜3~5头时,用下述药剂防治:40%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或20%灭蚜松1000~14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000~2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剂3000倍液)等药剂。菜青虫和小菜蛾的药剂防治:菜青虫卵孵化高峰后一星期左右至幼虫3龄以前,小菜蛾幼虫盛孵期至2龄前喷药,药剂为25%亚胺硫磷4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500倍液,或2.5%溴氰酯3000倍液)等药剂。

此外还应注意油菜茎象甲的防治,2月中旬~下旬可用40%乐果乳剂1500倍液均匀喷雾1~2次。(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研究员张春雷李俊张学昆)

油菜冻害防治技术措施

冻害是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我国油菜发生冻害的特点,应制定以下防治措施。

1.清沟排渍。培土壅蔸化雪后及时理厢沟、腰沟、围沟,排除雪水,降低田间湿度,促进油菜生长。利用清沟土壤培土壅蔸护根,减轻冻害对根系的伤害。拔根掀苗严重的田块要做好培土壅蔸护根工作。

2.割除冻薹。对受冻严重的叶片、早薹、早花,应在晴天及时摘除。但对断薹、断枝和枯死的叶片、薹和分枝,切忌雨天进行摘除,以免造成伤口腐烂。摘除后随即追施速效肥料,补充油菜植株体内养分,促进恢复生长,以利早生、快生、多生分枝。对叶片受冻较轻的油菜,也应适当追施速效肥,促其尽快恢复生长。[pagebreak]

3.追施速效肥。摘、割薹后每亩追施尿素5-7公斤,也可以把硼肥1两、磷酸二氢钾2两、多菌灵3两混合后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可起到补肥、防油菜菌核病和促进基部分枝发生的作用。对叶部受冻的油菜,追施尿素3-5公斤,促其尽快恢复生长。对叶片宽大生长旺盛的油菜,用15%多效噢50克兑水50公斤喷施,可以缓解冻害程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撒施草木灰等农家肥。

4.喷药防病。油菜受冻伤口或摘、割油菜薹伤口容易感染多种细菌,引起油菜病害。因此应及时喷施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和代森锰锌等,防治病害。

5.改种其它作物。对于油菜苗大量死亡,濒临绝收的田块,建议及早毁茬改种春季马铃薯、速生性蔬菜等,尽量挽回部分损失。(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研究员张春雷李俊张学昆)

油菜渍害防治技术措施

渍害也叫湿害。持续的降雨就会造成积水,尤以水旱轮作油菜田,较为严重。针对油菜渍害特点,提出以下油菜渍害防治技术措施。

1.整地疏沟深挖主沟和围沟,健全沟系,力求主、支沟畅通无阻。在阴雨天气结束后要及时进行疏沟沥水,做到主沟、围沟、厢沟沟沟相通,排水通畅,做到雨住田干,降低田间湿度。天气转晴后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防治杂草,改善土壤通气,促进根系发育。

2.补施速效肥渍害会导致土壤养分流失,根系的营养吸收能力下降,这时要根据苗期长势,每亩追施4~6公斤尿素,以促进冬前生长。在追施氮肥的基础上,要适量补施磷钾肥,增加植株抗性,每亩可施氯化钾3~4公斤或者根外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或2%~3%的过磷酸钙水溶液50公斤。另外,在现蕾后增施一次硼肥,即亩用0.1%~0.2%硼肥溶液5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预防花而不实。

3.培土壅根,防止倒伏油菜发生渍害后地下部分发育受到创伤,中后期可能会表现头重脚轻,故春后要在围绕保叶护根,在中耕松土、培土壅根的基础上,对春后有旺长趋势的地块,薹期要及时喷施1次生长调节剂,一般每亩用15%多效唑50克加水50公斤均匀喷雾,以改善植株型体,增强抗倒伏力。

4.防治次生灾害。要注意防止次生病害的发生,在发生渍害的田块,在低温高湿条件下易发霜霉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菌核病,并发生根肿病等。对此要及时摘除株底部的黄老病叶,以减少菌核病的菌源;选择晴天交替喷施2~3次多菌灵,或灭病威,或托布津,或代森锰锌等进行预防。对发生菜青虫为害的田块,可用阿维菌素乳油,或功夫菊酯乳油交替喷雾防治,也可用菊酯类杀虫剂等进行防治。对有蚜虫为害的田块,可用乐果乳剂或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吡虫啉乳油等进行防治。

长江中下游的一个气候特点是春季雨水多,因此应该在立春后雨季到来之前及时清理沟道,防止雨后受渍。对排水沟深度不够或不畅通的,应及时加深理通。同时应结合中耕增施火土灰或腐熟的堆肥、厩肥,以提高地温,增强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对湿度大土壤粘重的田块还应撒施适量草木灰于厢面。

油菜菌核病防治技术措施

油菜菌核病俗称白秆、麻秆、霉蔸等,是影响油菜生长的主要病害之一。油菜的菌核病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其主要防治技术措施如下。

1.防止种子带菌通过筛选、风选、药剂拌种等方法消除菌核和杀灭种子表皮病菌,播种无病种子。在播种前可用0.5~0.75克食盐或0.5~1千克硫酸铵,兑水5千克选种,除去上浮的秕粒和菌核,用清水洗干净后再播种。

2.水旱轮作,避免连作苗床、大田不重茬。油菜地尽可能避免连作,最好实行水旱轮作,以减少田间菌核量。油菜收获后,将在田间、路旁和脱粒场等处的病残体彻底清除,集中烧毁。

3.加强田间管理,改善群体结构,注意开沟排渍,做到雨住田干。秋季深耕,春季中耕培土1~2次,可以破除、淹埋子囊盘。及时除草,减少田间荫蔽。重施基肥,增施有机肥、磷钾和硼肥,适当施用氮素化肥。早施薹肥,避免薹花期过量施用氮肥。做好中耕培土,及时摘除病、黄、老叶,随即带出田外,减轻病菌蔓延危害。在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区,适当降低油菜的种植密度,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pagebreak]

4.适时药剂防治油菜花期是最易感病期,也是防治油菜菌核病的关键时期。一般喷药2次,掌握在初花期用好第1次药非常重要,7~10天后用好第2次药,2次药后若遇连续阴雨天,还应设法用好第3次药。为保证防病效果,用药时一要坚持对足水量50~60千克;二要坚持喷粗雾,从花到基部茎秆都要处处喷到,使植株外表形成药剂保护层。喷药时在保证药液喷洒植株各部位的前提下,重点喷洒植株中下部茎叶。常用药剂: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2625克/公顷,兑水150~300千克,于发病初期拌土撒施根部附近;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750~937.5克/公顷,兑水600~750千克,每7~10天喷雾1次,共喷两次;50%乙烯利菌核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562.5~750克/公顷,兑水750~1125千克,于发病初期,每7~10天喷雾1次,共3~4次;40%多菌灵悬浮剂或25~50%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562.5~937.5克/公顷,兑水750~1125千克,于盛花期和终花期各喷1次;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500~750克/公顷,兑水750~1125千克,于盛花期和终花期各喷1次;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225~450克/公顷,兑水750~1125千克,于盛花期和终花期各喷1次;或50%咪鲜胺锰盐,40克兑水20千克喷雾。在油菜盛花期,摘除植株中下部的黄叶、老叶和全株的病叶,并将摘下的叶片带到田外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油菜菌核病病菌已普遍对多菌灵类药剂产生了抗性,使用菌核净、腐霉利、使百克、万霉灵(乙霉威)、敌力脱(丙环唑)单剂及其复配剂等效果较好,同时也应选用早熟、抗病、优质高产的油菜品种。(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研究员张春雷李俊张学昆)

早春马铃薯三膜覆盖高效栽培技术

三膜覆盖是指大拱棚套小拱棚,再覆盖地膜的栽培模式,可提早播种期1个多月。适用于二季作早熟栽培区。

技术要点

1.选用适应地方市场需求、早熟、优质的鲜食品种,如费乌瑞它、中薯3号、双丰5号、早大白和东农303等。

2.种薯处理及催芽技术。催芽前再次进行种薯挑选,剔除病烂薯块,经2-3天晒种后,药剂拌种杀菌;晾干后于温暖(20℃)的地方催芽,芽长2-3厘米播种。播种前2-3天切块(也可先切块再催芽)。当切到有病薯块时切刀要用消毒液消毒。切成25-50克带1-2个幼芽的种块,尽量带顶芽。播种时按大小芽分级,便于田间管理。

3.深耕细耙增施有机肥。冬前深耕30厘米以上,播种前撒施有机肥后精细耙抹。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播前7~10天扣大棚膜以增加地温。

4.播种时期及方法。于1月中下旬播种。按行距(80-90厘米)开5-7厘米浅沟,底宽20厘米,施种肥后浇小水造墒。每亩密度4500~5000株。播后覆土起垄,喷施除草剂,地膜覆盖;每2-4行扣一个小拱棚,乙烯棚膜覆盖拱面。

5.田间管理:出苗前管理重点是增加棚内光照和温度促进早出苗,防止风、雪、雨天气损坏拱棚;出苗期及时人工辅助破膜;齐苗后根据土壤湿度浇一次提苗水,浇水时勿漫过垄顶。随着植株生长要逐渐加大通风换气时间,到谷雨前后,视天气情况可撤除保护设施;结薯期薯块迅速膨大,需水量增大,应及时浇水,切忌大水漫垄,既要保持土壤湿润,又不能造成田间积水。注意防治病虫害,特别是马铃薯晚疫病。

注意事项

1.选用早熟优良品种的优质脱毒种薯。

2.播前催大芽。

3.待薯芽顶膜时及时破土引苗,并用土压实孔洞。

4.棚内温度白天保持20~26℃,随着气温升高,逐渐加大通风量炼苗,温度过高把小拱棚完全去掉。

5.适时收获,具体收获时间视市场和产量而定,及早上市,取得好收益。收获前提早控水,防止粗糙和烂薯。(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王培伦)(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金黎平)

[pagebreak]

马铃薯种薯催壮芽技术

播前催壮芽促使播后早出苗、出苗整齐、作物生长一致,早结薯、早成熟,获得高产,春薯催大芽播种比不催芽可增产10%以上。在生长季节短的情况下,播前催芽尤其重要。

由于雪灾、低温冻害等影响,部分冬作马铃薯需补种、重播,且部分地区种薯受冻损失导致供种不足,为了抢时间抢季节,缩短播种至出苗周期,减少种薯和嫩芽在土壤中受病菌侵染的机会、加速出苗,节省用种量,播前种薯催壮芽和种薯切块播种尤为重要。

药剂拌种防腐烂

种薯受冻发生腐烂时,剔除受冻种薯后,用2公斤70%甲基托布津加1公斤72%的农用链霉素均匀拌入50公斤滑石粉成为粉剂,每50公斤种薯用2公斤混合药拌匀,防止种薯腐烂。

催芽过程

1.暖种催芽:在较温暖的室内或防雨大棚内(18~20℃),地上铺垫10厘米左右湿润沙土或疏松细土,将种薯摊成薄薄的一层后,上盖5厘米左右过筛的沙土或细土,用水壶喷水湿润土壤(以半湿状态为宜,手握刚成团为宜),若温度低于18℃,上面再覆盖稻草、麦秆、草帘等后保温催芽。

2.保湿防腐:在催芽过程中如覆盖沙土或稀土变干用洒水壶喷水,要防雨、防晒防止催芽种薯腐烂。

3.降温壮芽:等幼芽长出5毫米左右,揭去覆盖物和土,给种薯适当降温(12~15℃左右)或移至降温的较低处,并逐渐暴露在散射光下壮芽。块茎堆放以1~2层为宜,不要太厚,并每天要小心轻翻,使发芽均匀粗壮,避免下层薯块芽太长。若种薯在贮藏过程中已发芽,应将种薯放在散射光下壮芽。

4.待一般1~2周后芽长1厘米左右即可用于切块或播种。

催芽注意事项

1.不能将种薯直接放在太阳光下直射。

2.小心处理种薯、轻拿轻放,防止断芽。

3.种薯应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4.避免雨淋和霜冻。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2345678@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油菜油菜栽培土壤湿度蔬菜土壤结构土壤消毒三农农业种植业农资

相关文章